电影《战争之王》的开头,尼古拉斯·凯奇站在战争的废墟中,面对面目疮痍感慨道: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每12个人就有1人配有枪支。
转过身,凯奇继续说道:好了,问题来了,我们要怎么把枪卖给剩下的11个人?
金融机构是否在现实生活中也充当着类似的角色?
这100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30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这10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
在这一百年间,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用更加先进的、难以被查觉的手段去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将自己武装到牙齿,而她们将要面对的却是手无寸铁的底层百姓。
在金融机构的眼中,那些底层公众不过是一个个跳动着的数字,而他们的使命就是去拯救这些数字们的灵魂,在他们平淡寡味的一生中增添些不一样的色彩。
一百年过去,金融机构越来越智慧,狡诈,但是“数字”们却一如既往的短视、盲目、容易被煽动。
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当数字们聚集在一起时爆发的力量也足以让高高在上的金融机构摔得一趔趄。
漫天的投诉声
自2016年5月17日起,至2018年12月30日,21CN聚投诉共受理针对平安普惠的有效投诉3024件,仅106件获得解决,解决率3.5%。
平安普惠有效投诉量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排名14名,在投诉量前30名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中,其解决率(3.5%)仅比借贷宝的解决率(2.9%)高。2018年11月初,平安普惠入驻聚投诉,至今,未在投诉帖下做过回复。
3000多件投诉反映了平安普惠诸多涉嫌问题:低息背后隐含其它名目的费用,实际借款年化利率高于合同所示利率;保单查不到相关信息,或涉虚假;各种暴力催收仍在继续……
据网贷之家,相关投诉,此前聚投诉已陆续转达给平安普惠。与其他大平台截然不同的是, 平安普惠一直奉行不回应、不处理、不改善的”三不政策“。
此前有一位卖着“雅痞”人设的大叔也有着相似的“三不”原则,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两者相较,平安普惠的和大叔在这方面多么的相似。
虽说对投诉这件事不怎么上心,但对于收款这档子事却很在意。
恶意催收
像这种低门槛、低要求、低资质的信贷业务,先要放贷很容易,大家都喜欢钱,但是想收款却不是意见容易的事,因为他们大多数不具备十足的还款资质。
那该怎么办,催收咯。
据中国经济网,今年1月18日,媒体报道称,目前,罗女士在平安普惠旗下贷款产品平安i贷有三份在还借款,自2018年6月份以来,每个月都会收到两条来自中国平安的保险费和服务费的扣款短信,共计556.39元/月。三份借款的还款详情页面都有一份平安财产保险的电子保单。面对突如其来的保险单,罗女士感到十分困惑: “我连投保单都没见过、没填过,哪来的保险单呢?” 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聚投诉官网发现,今年1月份,平安普惠收到的投诉量达648条, 大部分投诉涉及平安普惠贷款产品的变相高息、贷款产品搭售保险、暴力催收等现象。
对于平安普惠的暴力催收事件,蓝鲸财经有过相关报道,湖北黄石的杨先生投诉称:
我母亲在其公司(平安普惠)贷款50000元,因家人去世,钱都用于丧葬,希望延期;协商未果后,平安普惠开始爆通讯录、对我母亲恶意诋毁、侮辱、恐吓,后来更是上门堵锁眼、写大字、泼漆;我母亲上其公司理论却遭到该公司多名员工殴打。
陈武对消费金融频道表示,“平安普惠基本一年四季都在招人,说是要大专学历以上,其实招不到人时,高中学历也行。大家觉得能到这样大型的企业上班还是挺光辉的。但其实你想多了,平安(普惠)其实也不会把你当作员工,他们需要你有两个原因:一是让你把钱贷出去,小额贷款都是高利息,普惠更不例外,20%-40%是正常的,有时候你没有抵押,就让你顺带把保险买了,然后用保险做抵押,所以最后还款(利息)40%可能都不止,最后你作为客户经理提成2%,多么划算的事,所以他们招一批人,有一个人做成一笔贷款,就赚回来了。”
这是一位前平安普惠的员工向消费金融频道讲述的故事。
2019年4月26日,有消费者在相关投诉平台反映:“平安普惠平台,高利贷还款无人管。要求借款人高息还款,年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年利率。迟一天还款就有暴力催收的行为。首先实行电话轰炸,然后就开始拔打通讯录的亲戚兄弟朋友电话,还会说些带有威胁性说话,我们不是不还只是有时候被其他事情忽略了,就是迟了一天半天时间还款,就取用这种手段,难道就没有人管管?国家相关部门就不能管。。。我现在的利息去到了一天就是95元利息,这就明显高出了国家规定的合法利息。我现在只想申请提前结清借款,但是利息超高,无法接受。。。难道就没有部门可以管,这样高的利息都合法的?我只是要求平台可以降低年利率,降低提前结款利息,一天95元利息无法接受。
据中国网财经,平安普惠就曾涉嫌非法放贷被安徽芜湖政府点名。该公司自身无P2P平台,与上海“陆金所”(P2P平台)合作在芜湖推广业务,在芜湖开展线下放款,利率达36%,有非法收贷举报,涉嫌非法放贷。
结语
8月15日,中国平安公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於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34.64亿元,同比增长23.8%,非年化营运ROE为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76亿元,同比增长68.1%。
为何在经济周期下,平安还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
或许是真的很棒吧!
放贷有风险,借贷需谨慎。
高利贷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具备将一个家庭摧毁的力量。
前两年网贷、P2P之风盛行,其利润之高使得一些原本在实业领域做的很不错的企业家都纷纷开辟信贷业务。
超前的消费理念一些国人心中生根发芽,这也给一些借贷公司带去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没有人会去想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若是一个民族、国家被债务所捆绑,其内心的价值观发生变质,那么等待他们未来的路只会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下坡路。
而那些金融机构需要为此负很大的责任。
平安普惠曾喊出口号,“让借贷回归理性,不负信任”,它真的做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