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网贷,各位可以参考!
根据“反电诈”侦查大队大队长赵志军的介绍,天津这家名为恒逸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虽然打着咨询公司的名号,实际上却拥有“米贷金融”“租租侠”两个线上贷款平台。从2017年11月25日办理第一笔贷款开始,短短一年时间,“套路”了960多名在校大学生,其中18~23岁的本科生占到90%以上。“套路贷”如此猖獗的原因,在于高额回报率。一位犯罪嫌疑人详细记录了每笔贷款的提成。例如,一笔3000元的贷款,加上人力成本是3450元,而4735元是最低回收限额;而另一笔4100元的贷款,最终回收了10620元,催收员拿到了1601元的奖金。在抓捕20余名嫌疑人后,赵志军和同事总结出套路贷的常见“套路”,“具有严密的层级”。据介绍,一个贷款平台一般分为5个层级。第一层是中介人员,通过网络发放各类贷款广告;第二层是客服人员,需要了解贷款学生资金需求,收集个人信息;第三层是审核组,确认贷款学生身份真实性,核实父母的电话以及每月固定生活费;第四层是合同制作组;第五层是财务放款组。在5个层级的紧密配合下,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很快会钻进“套路贷”的圈套。1个月后,便是贷款平台的“收网”时间。超过还款时间1分钟,就至少收取500元的滞纳金,此后,每天加收5%的利息。在另一位受害人张霞提供的资料中,她就先后遭遇各种“软暴力”,有被技术合成的与陌生人亲热的照片,还有摆在灵堂上的“遗照”。甚至有群发信息,上面写着“得了性病,需要捐助医药费”“爸爸s了,到某地吃丧酒”。同时,催收组还会强制贷款学生说出手机的客服密码,通过通信公司调取通话记录,确认主要联系人。“一般在手机通讯录上,查找10个号码。5个是最常联络的人,另5个是‘豹子号’。”“套路贷”公司的催收组总结出规律。“有17%的电信诈骗,借助代办贷款、网上办理信用卡的名义进行。”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印发的《反诈攻略》给出相应数据。为此,赵志军建议,广大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虚荣。在日常学*生活中,如有资金需求,首先和父母多沟通,其次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一定不要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在赵志军看来,彻底根除“套路贷”亟待多方努力,“监管部门也要提高开办贷款公司的门槛,关停虚假广告、将不符合资质的贷款平台纳入黑名单,进行取缔、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