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费贷政策对刺激消费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满足大额消费需求:《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将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由20万元提至30万元,贷款期限由5年延长至7年,部分银行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这使得居民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大额耐用消费品,以及教育、医疗等长期消费场景中,能够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
- 减轻还款压力:消费贷利率锚定LPR浮动,以30万元贷款为例,7年期月供较5年期减少约1200元,累计释放现金流超10万元。贷款额度的提高和期限的延长,也使得居民可以将还款金额分摊到更长的时间周期内,降低每月还款额,从而提升消费能力和信心,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消费支出。
- 优化消费金融管理: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如比亚迪联合建行推出“零首付+电池分期”方案,海尔智家上线“焕新贷”等,通过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刺激相关消费。
- 促进消费市场发展: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有助于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作为经济主引擎的作用持续显现,而消费贷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消费贷政策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资金流向,防范共债风险、技术伦理争议等问题,以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