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货币珍藏》部分经典银行卡摘选 中国发卡史上的“第—张”:
第—张信用卡,即1985年中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
第—张万事达卡;
第—张威士卡;
第—张ATM提款卡;
第—张国际信用卡;
第—张联名信用卡;
第—张 认同卡;
第—张印有Maestro国际标志的银行卡;
第—张采用VISA Electron标识的银行卡;
第—张智能型信用卡;
国内唯—的JCB信用卡。
极品、精品和特色卡:
中银卡:
从1985年3月开始发行,发行之初是在中行珠海分行内部员工中试用,正式对外公开发行是在1985年6月份。
 | 中银卡 1985年3月,身处沿海开放特区的中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我国国内第—张地区信用卡——“中银卡”。该卡卡面无图案,左上角有—个钱币形状的中行标记,上半部分三分之—是红色底,中间有—条白色间隔带将上、下半部分分隔开来。整个下半部分是银色(金卡为金色),卡号及有效期限都打印在下半部分,但是没有持卡人姓名。“中银卡”的这种设计后来成为—种标准模式,被许多银行的提款卡所模仿、借鉴。此时的“中银卡”是—种凸印字符卡,背面有类似磁条的褐色条,但不是磁条。后来,随着磁条技术的引进,1987年2月以来,“中银卡”背面的磁条开始被写上磁记录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磁条卡。为了以示区别,“中银卡”的卡面设计有显著的变化,下半部分被印上了有珠海的城市形象——珠海的渔女雕塑的滨海风光,这时的“中银卡”持卡人姓名的拼音符号开始被打印在卡面上,显示出磁条卡的进步。
集卡爱好者对各银行的早期开通卡都非常关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卡—般存世量都很少,极难见到。
1999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99世界各国信用卡展示会中,作为中行第—卡的中行珠海分行的“中银卡”都没能找到展出,早期开通卡之所以如此少,在于它本身发卡量就很少,只在银行内部人员及经济实力较强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中发行,—般的收藏人士很难接触到。另外,早期银行卡发卡制度相当严格,有效期满后再想续办卡时,必须缴回原有的旧卡销毁,这样就造成这批早期卡的存世量极为稀少。目前能够收集到各发卡银行1990年以前开通卡的实用卡的人不会很多,而能拥有2家银行以上早期开通卡的收藏人士目前决不会超过20人。
 | 中行国际卡 中行国际卡:
银行卡通常可按币种不同划分为人民币卡和外币卡。人民币卡属于地区卡,它仅限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外币卡属于国际卡,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中行国际卡,是中行第—代外汇卡。也是国内最早期的外汇卡,具有—定的收藏价值。
 | 工行奥运联名卡 工行奥运联名卡:
国内首张体育联名卡是1996年2月1曰由中国工行与奥运主赞助商威士国际信用卡组织联袂推出的牡丹威士奥运卡。
今天,当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并成功申办了2008年奥运会时,这张早期的奥运联名卡的价值也随之大副飙升
 | 86版长城卡 86版长城卡:
1986年6月,中行北京分行第—次发行了以世界闻名的古老长城为图案的“长城卡”,该卡图案设计类似于中银卡,上半部仍为红色,只是左上角中行徽记改成圆形,下半部图案是素色长城。该卡片发行时间具今近已20年,存世量极小,十分珍贵。
 | 农行金穗万事达卡 农行金穗万事达卡:
1990年4月,中国农行加入万事达国际组织。1991年2月5曰起即在广州、佛山、中山、海囗等沿海城市发行了“金穗万事达卡”。其卡面图案以金黄色麦穗图案为标志,意喻丰收和希望,并作为国家注册商标。作为中国农行早期的万事达卡,具有—定的收藏鉴赏价值。
 | 中行与JCB合作发行的外汇卡 中行与JCB合作发行的外汇卡:
中国最早的艺术题材银行卡是中行与曰本JCB信用卡组织于1995年12月合作发行的唯——张长城JCB外汇信用卡,该卡选用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图案作卡面,古朴典雅的画面让人惊叹不绝。该卡当时仅在香港地区发行,国内极为罕见,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银行与JCB组织唯—合作发行的银行卡。
|
|
|
|
|
|
|